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督察文化建设

中国未来不是梦

——读《中国梦学习辅导百问》有感
发布时间:2013-07-03      来源: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 牛珏      作者:        打印       分享到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中国梦如何圆?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了徐辉同志编著、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梦学习辅导百问》,破疑解惑,获益匪浅。

  一、中国梦:充满沧桑的人间正道

  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中国很快落伍了。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见证了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也证明了一个铁律:没有独立,没有富强,梦想只能是梦呓。实现中国梦,要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情况下,一些仁人志士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并成为全民族的共同奋斗目标。无数先烈不懈探索奋斗,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然而这一系列的努力,换来的是一次次惨痛的失败。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建立了新中国。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在朝着“中国梦”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尽管出现一些沉痛的教训,但能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彻底纠正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在华夏大地再一次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连续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等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而是一场伟大的、已经成为实践的社会运动。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自信。我们不但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而且有可以信赖的主心骨和引路人。而最可珍贵的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为中华民族找回了曾经一度缺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中国梦,前程似锦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国家富强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经济实力和人均水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更加匹配,国家安全更有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一梦想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各项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刻指出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自觉的历史担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目标指向的高度统一。

  中国梦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民族梦只有同个人梦融合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根基和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阐明了民族的责任和价值对于个体的意义,表达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个人梦与民族梦的一致性。中国梦把人民幸福指数纳入了内涵概括,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中国梦最富有生命力的构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体现了外在的物质环境建设与内在的社会大众感受相统一,充满了浓浓的亲切感、现实感。

  三、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中国梦”的曙光就在眼前,但要全面实现,仍须经历艰难漫长的追梦之旅。习近平同志说,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土地事关发展,事关生态建设,更事关民生,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土地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一个根本问题。作为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强守护者,国家实施土地调控政策的忠实护航者,完善土地法规政策的积极促进者,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建设“富强中国”、“和谐中国”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肩负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名土地督察人,要将自己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具体落实各项部署上来,致力于以下工作:

  促进和改善资源调控,提升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能力。没有发展,中国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需要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双保工程,破两难,促双保,推动科学发展。

  持续推进资源节约集约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从增量、存量、流量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和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开展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开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视角思考综合整治开发国土资源布局,控制开发强度,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生态文明和谐、环境持续改善。

  切实维护群众资源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严格征地管理,及时足额支付征地补偿款。妥善处理涉地信访问题,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强化土地督察,维护国土资源管理良好秩序。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牢牢把住守护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群众土地权益、维护土地法制权威三条底线,加强督察执法力度,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土地利用与管理环境。

请下载附件:

【 字号: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技术支持: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Copyright?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47877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